生均培养成本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研究

产业发展 2020/11/27 12:00:00

+ - 字体大小

       摘要: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并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此次改革确立了"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分别编制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分录、财务会计施行权责发生制,逐步细化成本核算,便于学校、院系和专业开展教育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等核算工作。201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要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更加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政府会计制度》和《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高等学校全成本核算打了一针强心剂,也为高职院校经费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切实保障。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生均培养成本;权责发生制;精细化管理;


(作者:陈国玲
(载于《改革与开放》杂志2020年17期;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请登录会员账号下载PDF文件阅读全文

评论(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改革与开放微信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编辑部电话

025-5771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