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十三五” 期间宁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产业发展 2016/3/13 23:09:00

+ - 字体大小

 

 要:“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进入减速换挡的“新常态”,经济转型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梳理“十三五”期间宁夏周边发展环境,从均衡发展、创新科技、坚持开放、生态平衡等方面总结出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对于西部其他省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转型;新常态;区域经济

 

当前中国经济将会进入经济增长速度减速换挡的“新常态”,经济转型发展已然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将很难保持过去一段时期内的高速增长态势。不少省份对GDP增速也有了更清醒的理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调了目标增速,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追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我国其他省份应对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验值得宁夏借鉴学习。

一、“十三五” 期间宁夏周边发展环境

1.周边省份正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中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宁夏与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周边省份和西南其他省区都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视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利好平台,正在积极融入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要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甘肃省提出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陕西省提出要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形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内蒙古自治区正在编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将内蒙古向北开放重大事项和项目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要将依托地缘优势,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技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青海省提出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重要支点和人文交流中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青海向西开放的主阵地和推动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2.宁夏与周边省份的区域合作将进一步拓展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随着河东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银西铁路、干武铁路增建二线、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太中银铁路增建二线、京藏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将打通并拓宽宁夏与周边省份的交通通道。

在能源产业方面,以宁夏宁东、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将进一步加深合作,深化产业协同,优化供应链结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在文化旅游方面,宁夏将加深与甘肃、陕西等周边省份在旅游文化交往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周边省份共同打造和设计“丝绸之路文化之旅”。

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宁夏还要继续加强与内蒙古、陕西、甘肃的合作,争取一些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能够尽快立项开工建设。

3.在与周边省份的竞争中宁夏发展压力增大

“十三五”期间,宁夏在做好与周边省区协同配合、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会在与周边省区的竞争中面临更大发展压力。近年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和西部均处于中游水平,但经济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宁夏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在其他中西部省份的竞相追赶下,宁夏的发展压力继续增大。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与我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追赶发展、加快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二、“十三五”期间加快宁夏经济发展的建议

1.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国家不断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加快互联互通步伐,为宁夏更好地融入全国大市场创造了条件。宁夏要站在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高度上,主动适应新常态,因势利导,抓住机遇。

一是区位优势,利用好宁夏地处祖国几何中心的优势,将宁夏打造成为辐射范围广泛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我国向西开放的空中门户;

二是平台优势,突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和中阿博览会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拓展向西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

三是能源优势,发挥宁夏能源富集的优势,将宁夏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的保障基地;

四是人文优势,发挥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的优势,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架起中国与丝路各国友谊的桥梁;

五是民族团结优势,宁夏民族团结、政治环境稳定,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不但少数民族内部互相团结,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也紧密团结,形成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坚持创新和科技引领

坚持创新和科技引领,积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进管理创新,增强宁夏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公益技术需求,实施科技攻关计划,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和产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方式,有效促进重大专项实施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创办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孵化器”,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三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教育机构和社会共同推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完善留住本地人才的政策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

3.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妥善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树立生态友好和环境节约的增长理念,把发展低碳经济放在“两型社会”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开发推广低碳技术,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从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走“绿色发展道路”。

首先,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使宁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障;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修复。依照低碳经济理念,严格执行鼓励类产业目录,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环保力度,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技术等。

4.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发展

在吸引投资和打造新的经济增点时,注重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快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增加投融资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要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二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积极引导资本市场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5.坚持对外开放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宁夏虽然地处祖国内陆,但必须要保持对外开放的心态,敢于超越地域局限,主动融入全国、走向世界。

一要坚持大开放引领大发展。打开大门搞建设,继续加深对外交流合作,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拓宽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树立全球眼光,拓展国际视野,以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中阿博览会为平台,使宁夏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三要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建设陆上、网上和空中丝绸之路,加快推动高铁、高等级公路、民航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四要加强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宁夏在经济、科技、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与各省份、各国的交流合作。

                                                                                                       (作者:刘志攀 黑亚青)

参考文献

[1]宋立,孙学工,刘雪燕,李世刚.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的研究与分析[J].政策瞭望,201501 .

[2]辛桦.各省区市“一带一路”实施方略[J].决策与信息,201504 .

[3]刘慧.加快建设向西开放战略高地[N].人民日报,2013-11-08007.

[4]张八五.把宁夏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J].中国经贸导刊,201413 .

[5]张厚明.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现代产业经济,201309 .

[6]吴晶晶.坚定信心推动科学发展凝心聚力建设“两型”社会[N].人民日报,2010-04-17004.

(载于《改革与开放》杂志2016年第03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请登录会员账号下载PDF文件阅读全文

评论(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改革与开放微信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编辑部电话

025-5771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