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内涵和实现路径——以常州市W区为例

对策参考 2020/12/8 14:30:00

+ - 字体大小

       摘要: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利益的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乡村振兴。在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效率"与"公平"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其核心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化配置。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要求。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三权分置"法律意蕴不清晰;现有"三权分置"制度设计还停留在国家政策层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宅基地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等不足。文章对"三权分置"的法律内涵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结合试点地区改革状况,以常州市W区为例,分析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实施面临的障碍,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一般实现路径。 

       关键词:宅基地;“三权分置”;土地政策;土地流转;


(作者:付坚强   宗天   时章棋   李蓉)
(载于《改革与开放》杂志2020年11期;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请登录会员账号下载PDF文件阅读全文

评论(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改革与开放微信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编辑部电话

025-57712866